視頻攝制:侯凱奇

央廣網西安5月10日消息(記者侯凱奇 實習生楊煜婷)鄉村振興,最重要的是什么?可能有很多個答案。其中之一是,因地制宜建設持久的人才輸出機制,讓一個高素質勞動者帶動一家人、讓一群高素質勞動者激活一個村——兩年前,陜西藍田利用當地獨特的廚師從業者優勢打造了一所廚師學校,如今成為了當地鄉村人才培養的一個特色項目。

學生們正在練習基本功(央廣網記者 侯凱奇 攝)

“打散原料,請準備……”在老師的一聲令下,鍋起勺落、前推后翻、左捭右闔,鍋鏟在這些未來“勺勺客”們的手中不斷起舞揮動著。

“勺勺客”是關中方言里對廚師的稱謂,因他們靠一把炒勺走南闖北而得名。藍田的“勺勺客”在關中地區自古以來頗具盛名。據統計,藍田縣65萬人中有近十分之一的人員從事廚師行業,足跡遍布全球30多個國家。

“要找藍田鄉黨,大小衙門廚房”“凡是冒煙的地方,就有藍田鄉黨”這兩句民諺更是形象說明了藍田“勺勺客”的分布廣泛和遠近聞名,“勺勺”已然成為藍田的一張名片、一個口碑、一種文化,更是藍田鄉村高質量發展的優質資源。

為進一步發揮藍田廚師資源稟賦,培養更多廚師技能人才,幫助更多群眾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藍田縣政府于2021年9月成立了藍田廚師學校,這是西安全市唯一一家公辦烹飪學校。

俯瞰藍田廚師學校校園(央廣網記者 張偉 攝)

一入校門,便能看見開闊的校園中央矗立著“讓藍田勺勺攪香世界”的標語。這是該校一直以來秉承的辦學目標。沿著校園一路向前,校園學習氛圍濃厚、環境干凈整潔,教學樓、綜合樓、公寓樓、學生餐廳、烹飪教學實訓基地、藍田廚師博物館等設施一應俱全,為學生們提供了充足的學習條件和良好的學習環境。

“學習技術固然重要,培養文化知識也必不可少。孩子們有了文化底蘊,才能有更長遠的發展!彼{田廚師學校執行校長戴百權表示,作為陜西省首家公辦烹飪專業中等職業教育學校,該校致力于培養“綜合型、專業化、高素質”的烹飪人才,以高端酒店、餐廳為就業目標,打造新時代的“勺勺客”。

據了解,該,F有在校學生400名,烹飪大師4名,雙師型教師4名,高級職稱和市縣級教學能手、骨干教師10名,設中餐烹飪和中西式面點兩個專業方向。

“為培養高素質廚師人才,學校開設了語數外等公共基礎課,烹飪學、營養學等專業理論課,中式烹調、西式烹調、中西式面點等專業技能課。同時,還開設了地方小吃等選修課程。學生畢業后,學校會將其推薦到五星級酒店就業,發展前景廣闊!贝靼贆喔嬖V記者。

“學習烹飪后,自己變得自信了許多。之前總覺得自己什么也不會,學習也不好,現在有了一技之長,對自己、對未來都有信心了!痹谛W生毛湘文說,“我希望能夠靠所學知識和技術,將來開一家自己的蛋糕房!

學生們正在學習面塑技巧(央廣網記者 侯凱奇 攝)

“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是藍田廚師學校一貫秉承的辦學理念。因此,在藍田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充分利用自身的辦學資源,在開展全日制教學的同時,還面向社會開展短期烹飪技能培訓,旨在進一步提高社會群眾的技能水平,增強其就業創業能力,幫助他們獲得更好的工作崗位和收入。

據介紹,學校辦學至今,已開展了多類短期培訓,培訓對象覆蓋餐飲行業從業人員、城市和農村有培訓需求的各類人員,培訓人數累計達4000余人次。

在“辦好一所廚師學校,擦亮藍田廚師品牌,帶動餐飲產業發展,富裕一方群眾,助力鄉村振興”的辦學思路指導下,藍田廚師學校為群眾就業創業、增收致富、藍田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職業教育力量,為特色人才的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政策加持,也為藍田餐飲人才的良性發展插上了翅膀。多年以來,藍田縣先后制定實施《藍田縣2021年特色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提升方案》《藍田縣2021年人才隊伍建設工作任務清單》等一系列新舉措新辦法,為餐飲人才提供交流學習、展示技能的服務政策,為人才安居、子女入學、戶口辦理等提供優待。

有了政府“撐腰”和政策“加持”, “藍田勺勺”走上了產業化、標準化、集群化發展的道路,正逐漸成為助推藍田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和鄉村高質量振興的有力抓手。

廚刀揮舞快樂唱,炒瓢起舞幸福笑。在陜西藍田,一個廚師學!皵囅恪绷肃l村振興,每個有夢想的群眾都有機會靠一把勺勺“炒出”紅火日子。

編輯:王祎萍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